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人厂区改造更新实践,北京,中国
Regeneration of Beiren Factory in 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Centre, Beijing, China, 2022
杨宝林,何俊乔,董轶聪,刘蕾
YANG Baolin, HE Junqiao, DONG Yicong, LIU Lei

改造后厂区东南方向鸟瞰,李右武 摄
北人厂区地处通州老城区,前身是北京锻压机床厂,见证了通州及北京工业70年的发展变迁。为全面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决策以北人厂区整体改造为试点,促进老城区更新,建设集政务服务、市民服务、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成为政府引领、企业实施、上下结合推动老工业区升级改造的范例。

改造前厂区南向鸟瞰,北人集团公司 提供

改造后政务服务中心鸟瞰,李右武 摄
规划引领,有机更新
城市更新不等同于老建筑改造,北人厂区的改造提升从城市角度统筹考虑规划功能、道路交通、建筑风貌、绿化景观等问题,对整体格局和建筑风貌进行保护与更新利用。在厂区南部形成集中的政务服务区,北部设置家园中心与文创产业功能,补全配套服务短板,激发厂区社会活力,全方位实现整体提升。

政务服务中心主入口,山墙内退形成入口,玻璃幕墙、景观台阶、钢板坡道、镂空砖墙交相辉映,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提供
厂区的改造将工业特征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既突出了工业之美,又展现了时代特色。建筑设计以新旧共生为原则,通过多种手法将旧貌与新颜和谐统一。首先对厂区进行整体保护,大跨度厂房能保尽保,尊重原承重结构,保留厂房内部的排架柱、屋架梁、预制密肋顶板、天窗等构件,重构原围护结构,同时利用增建贴建形式扩容,在内含外延上均实现建筑的生长。保留原南北主立面,整合门窗洞口,传承门窗分格原有形式。拆除原东西山墙,立面整体后退,通过镂空砖墙、玻璃幕墙、金属百叶、栏杆与大台阶等细部组合彰显入口形象,作为新建筑的主要立面,南侧首层内退檐廊,丰富空间,立面选用烧结砖,重现工业厂房原始材料。在室内创造多种尺度的公共空间,将新老结构尽收眼底。在厂房之间贴建钢结构共享大厅,与原有砖墙形成空间互动与材质对比。色彩选用多种明度的灰色、暖黄色形成反差,体现改造建筑的工业感和现代感。厂区景观突出一体化设计思维,建筑环境内外融合。错动的景观台阶与坡道既消解了较大的室内外高差,又提供了休憩场所,并结合芒草、海棠等植物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提取具有工业质感的元素应用于场地景观,金属线条、锈钢板花池、原厂机械零件、工业Logo相互呼应,形成工业化、现代化又绿意盎然的园区风格。
政务服务中心内景,室内保留牛腿柱、排架柱、屋架梁、吊车梁等原结构,李右武 摄
政务服务中心内景,新旧交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提供
建筑改造绿色创新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结合排架结构创造性地拓展厂房半地下空间设置停车库,节约场地资源,在厂房基础垫层下成规模地布置埋孔换热系统,在屋顶大面积安装光伏发电板,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中庭和天窗引入自然采光与通风,改善室内环境,整体做到因地制宜、节能节地、绿色环保,起到示范引领作用。29#厂房内景,新增景观楼梯丰富了空间体验,魏永康 摄29#厂房室内采光中庭,结构新旧呼应,颜色对比强烈,魏永康 摄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室外实景,拆除南侧山墙形成入口灰空间,保留加固 北侧原山墙厂区内的政务服务大厅和不动产登记大厅将智能服务融入行政事务办理全流程,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建设思想,成为智能型服务大厅。北人厂区的改造更新站在城市角度通盘谋划,从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结构、设备、电气、智能化等全专业多层次着手,集合了各领域专家智慧,秉承工匠精神,历经3年规划建设,厂区大部分已投入使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也获得了原厂职工、周边市民的认同和喜爱。在不久的将来,北人厂区将完全焕发新生,继续为促进区域更新发光发热。□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外景,旧厂房之间贴建钢结构共享大厅,魏永康 摄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内景,休息区内L型大屏幕展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果,魏永康 摄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外庭院引入自然采光和通风,魏永康 摄业主: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人集团公司建筑面积:112,500m²,包括地上86,100m²,地下26,400m²
材料:砖,钢,钢筋混凝土,金属,玻璃等